上海春季高考作文题出炉感觉有点难写看看你会不会?
园林是自然山水的浓缩,缩写读物是原著的浓缩,博物馆是历史文化的浓缩……人们倾向于认为“浓缩的就是精华”,对这一观点你怎么看?请写一篇文章,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。
现在,大家普遍都认为,如果是新闻,那么就是“字数越少,事情越大”。同理,我感觉高考作文,字数越少,就越不好写。
因为字数越少,给定的限制就越少,可写的范围就越广,在有限的考场时间里,怎么在很大的范围里聚焦一点,写出800字的作文,其实还是挺考验考生的。
上海高考作文,似乎一直延续着这种风格,大家看一下去年的上海夏季高考作文:
有人说,你怎么做,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,也有人觉得不尽如此。你怎么看?请写一篇文章,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。 要求:(1)自拟题目;(2)不少于800字。
上海这道题目是开放的,你可以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想、看法,可以肯定“浓缩的就是精华”,也可以持否定态度,“浓缩的,不一定就是精华”,或者用辩证法,把两方面都照顾到,只要可以自圆其说就行。
就像题目里说的,为了节省时间,不看山水看园林、不看原著看缩写等等,即使是逛博物馆,也有不少做好的视频解说,你都可以不用真的去逛。
想看电影、电视剧,网上有很多“X分钟带你看完XXX”,想看书,有很多拆书稿、听书稿,别人已经把“精华”内容都给你提炼出来了,你根本不用看原著,只用看人家给你拆解好的就行,甚至都不用看,只听就行。
只看X分钟带你看完XXX,和看完整的电影是完全不一样的。即使是在家里看,也和在电影院看的效果差很多。
至于听书,应该是利用闲暇时间快速了解一本书,觉得好了再自己去看,因为每个人的理解是不一样的,你听的,都是别人的观点。
虽然现在社会节奏很快,大家都感觉时间不够用,但越是这样,越需要静下心来,细细品读一些东西,亲自去看、亲自去实践一些东西。
不能坐在家里,连看书都是只听别人加工过的观点,只窥视“浓缩的精华”,而不顾及全貌,诚不可取也!
Leave a Comment